文明互鉴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明互鉴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学

2024-07-09 11:2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沃土,是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数千年来有效地防治疾病,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人文双重属性,是系统的、整体的、从未断裂的民族医学。中医药学基于象思维,中国文化为其本底特色。其汇聚天人合一、形神一体、取象运数等创生性理念,以整体论和辨证论治指导诊疗实践,以维护生命健康为至深至真的总目标。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中医学科的命脉。

从历史范畴看待科技文明,中医学应秉持国学的深邃哲理,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一切科技文明成就。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需要互相交流,相互借鉴,文明互鉴是历史的必然。历时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即是文明互鉴的历史。无论是华夏各民族文明的交流融合,还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及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都是文明交流沟通的范例;明代郑和下西洋与马可波罗的中国考察,亦堪称东西方文明互鉴的典范。然自公元18世纪以来,因受“欧洲中心论”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的影响,虽有东西方文明互动,但华夏文明被忽视。晚清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后来的追逐西化,使得中国学术缺少原创成果,原象创生性被悬置,阻碍了文明互鉴。

象思维是一种区别于概念思维的原创性思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思维方式。象思维也是中医药学最具特色的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象思维之“象”有原象、具象之分。原象即太虚、混沌、有无相生、藏真之气。太虚原象体现天人合德,物我合一,气聚成形,形立神生,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万物为形而下之“器”,此即物象、具象及心理状态感知折射的镜象、心象与意象。原象与具象可以互相转化,具象以显明的方式呈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可以幽隐而远、泯灭心物的方式回归到太虚原象。文明互鉴的重启,使得象思维与概念思维有望整合互补,形成综合归纳与还原分析方法学的协同发展。

隐喻学是西方的显学,为诸多学科所关注。伴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隐喻”与“象思维”在认知意义上存在共同点,二者都是通过相似性认识事物的方法,即借用一类事物来感知、描绘、分析和理解另一类事物。思维与语言总是难解难分地交织在一起,“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力主“语言决定思维论”。中医语言是一种自然语言,多以汉字的形式呈现,汉字彰显了中国古人的隐喻思维。从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种造字之法,即可直观看出其隐喻特性,转注和假借虽属用字之法,亦与隐喻认知有着深层次的关联,故可由造字法入手解析中医语言之隐喻。

贾春华,师从伤寒大师刘渡舟先生,199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以《日本汉医古方派研究》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在黄启福教授、鲁兆麟教授及本人的共同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凭借《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顺利出站并留校任教。多年来,他坚持从认知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视角研究中医理论,今率其研究生将多年研究成果厘定、重编、系统化而成《象是之间——中医理论的隐喻解读》一书,该书从隐喻认知的立场对中医学理论进行了全新解读。鉴于汉字的创立体现出中国古人的隐喻思维,本书作者依据汉字的构成方法将中医学的隐喻类型划分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四类;基于家族相似性探讨了阴阳五行的隐喻认知系统;从概念隐喻的立场分析了中医藏象、经脉、气血津液以及人体结构如何基于人类经验而构建;论证了中医学病因病机、诊法和治则治法均与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隐喻认知密切相关;阐明了中药功效、机制和方剂组方理论的形成具有具身认知的特征。

文明互鉴带来了新局面、新趋势、新问题,当抓住机遇,传承创新,学习运用正负逻辑“尚一”“尚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宜秉持中华文明的自身特质,吸取异质文化的合理养分,适应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思想的冲撞交融与竞逐激荡。文明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互鉴需要诠释与隐喻!中医学原创思维与现代科学融合,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其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国特色生命科学提供强大动力。

本文作者:王永炎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任编辑:郭一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