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戴河新区环境肿瘤学与细胞治疗学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网讯 2025年9月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上海科新智诚生物技术与生命健康联合研究院、兰州大学上心同生物科技细胞生物技术联合研究
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玉民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向马丁埃文斯爵士及各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他指出:“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内首个环境因素与肿瘤防治研究的国家级学术组织,自202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内外环境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预防干预、早筛、早诊早治的措施以及新模式研究,已构建覆盖全国30省市专委会委员的学术网络体系,建立20余个全国环境肿瘤防治基地。李玉民教授作为总主编完成了全球首部环境肿瘤防治丛书《现代环境肿瘤学》22本。推动11部《CACA肿瘤环境因素预防和干预指南》的制定。本次论坛将促进环境肿瘤学与细胞治疗学交叉融合,推动创新环境肿瘤防治新范式。
李玉民总主编详细介绍了《现代环境肿瘤学》丛书的撰写背景、撰写过程以及学术价值。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马丁·埃文斯爵士、以及李兆申、董家鸿、樊嘉、窦科峰、王辰、宋尔卫、马丁、张旭等8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现代环境肿瘤学》系列丛书的学术顾问并为丛书作序。李玉民教授介绍:“这套22分册丛书历时5年编撰,凝聚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悉尼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医学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全球100余所顶大学的300余名专家的心血,丛书系统分析了4万余条环境与肿瘤关联数据,揭示了内外环境与肿瘤发生机制,阐述了环境肿瘤预防和诊疗的最新进展。”
在会上,李玉民教授向马丁·埃文斯爵士举行了隆重的赠书仪式。马丁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他指出,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委会以跨学科整合引领肿瘤防治前沿,为肿瘤防治注入了新动能。这套系列丛书是环境肿瘤防治领域的百科全书,为环境因素引起肿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丛书出版在当今科技进步和医学快速发展大背景下对肿瘤防治恰逢其时。丛书填补了环境肿瘤学系统研究的空白,对肿瘤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玉民教授作了《环境肿瘤学与细胞治疗学》学术报告,指出,70-90%的肿瘤发生与环境因素相关,介绍了环境肿瘤学发展历程、研究方法、途径和预防干预以及未来展望。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委会已牵头建立全国性环境肿瘤防治共建单位覆盖多个省份,为肿瘤早期预警和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了“环境肿瘤预防干预与细胞治疗协同”的理念。昆士兰科技大学胡文彪教授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与肿瘤发病的关联性和研究进展。细胞治疗临床专家王黎明教授展示了细胞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突破性进展。与会专家对环境肿瘤防治和细胞治疗进行了深入讨论。
在本次会议上,马丁埃文斯爵士对环境肿瘤学的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并对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次论坛为环境肿瘤学与细胞治疗学领域研究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推动了环境肿瘤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本次论坛希望未来将汇聚世界各国智慧,促进环境致癌机制研究,聚焦宏观环境因素与微观分子生物学的结合,加强环境肿瘤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策略的研究。本次会议对国际层面加速环境肿瘤防治与细胞治疗技术的创新突破及临床转化,降低肿瘤发生率与死亡率,守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