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卵巢癌:潜伏在身体里的"沉默杀手"
为什么一发现就是晚期?
卵巢癌有个可怕的称号——妇科肿瘤里的"沉默杀手"。约七成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七成人在治疗后三年内复发,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到30%。这个杀手如此隐蔽,是因为卵巢藏在盆腔最深处,前有膀胱挡着,后有直肠贴着,四周还被肠管团团包围。早期肿瘤往往比核桃还小,不痛不痒难以察觉。直到癌细胞像撒种子般扩散到整个腹腔,才会拉响"肚子像吹气球一样胀大"、"一个月瘦十来斤"、"绝经后突然见红"这些危险警报,可惜这时多半已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你的卵巢癌风险有多高?
卵巢癌的威胁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的风险可能比常人高几十倍。如果你有血缘亲属(特别是母亲、姐妹)得过卵巢癌或乳腺癌,要警惕自己可能携带BRCA基因突变——这种遗传缺陷会让患病风险飙升30至70倍,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正是因为检测出这种突变,才选择提前切除卵巢。从未生育过的女性风险会增加近2倍,因为怀孕能让卵巢得到宝贵的休息时间。11岁前就来月经或55岁后还没绝经的女性,相当于让卵巢超长待机四十多年,风险自然水涨船高。长期服用雌激素的更年期女性、腰上挂着"游泳圈"的肥胖人士(脂肪细胞会疯狂分泌雌激素)、以及每天抽烟超过半包的"老烟枪",也都是卵巢癌的重点关注对象。
揪出隐藏杀手的侦查术
对抗这个沉默杀手的关键武器是精准筛查。携带高危基因或有家族史的女性,25岁起就该每年做一次阴道超声配合CA125血液检测,这相当于给卵巢做深度年检。基因检测确认突变的姐妹,完成生育任务后可以和医生讨论预防性切除手术——最新研究发现输卵管才是卵巢癌的"老巢",切除后能降低九成风险。普通女性35岁后要记得把阴道超声加入体检套餐,绝经后再加上CA125抽血检查。特别提醒大家:单靠CA125可能漏网(20%患者这项指标正常),也可能误报(盆腔炎也会让它升高),必须配合影像检查才算靠谱。如果出现"裤腰突然变紧"、"非经期莫名出血"、"整天睡不醒的疲劳",别犹豫!立即挂妇科肿瘤门诊,让医生用增强CT或MRI这些高科技"显微镜"找蛛丝马迹。
把癌症挡在门外的智慧
科学防控能真正打破卵巢癌魔咒。遗传高危的姐妹可以学习朱莉的主动出击策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预防性手术。所有女性都能通过控制腰围(别超过80厘米)来掐断脂肪供应的致癌雌激素,每周跳操游泳150分钟让免疫细胞追杀癌细胞,母乳喂养满一年可使风险降低20%。更要避开这些致癌陷阱:更年期补充雌激素别超过五年,经期坚决拒绝性生活防盆腔炎,少吃烧烤油炸(高温产生的苯并芘是卵巢毒药)。
这些认知误区太坑人
很多人以为家族没人患癌就高枕无忧,其实75%患者根本没有家族史!还有人迷信CA125检测结果,殊不知每五个患者就有一个查不出来。最靠谱的防癌组合拳是"基因检测+定期超声",特别是家族有过卵巢癌乳腺癌、自己得过乳腺癌、父系母系多人患癌的女性,基因检测能给你明确的危险预警。
生命主动权在你手中
卵巢癌虽然凶险,早期发现的治愈率其实超过90%!高危女性25岁就该锁定妇科肿瘤专家制定防癌计划,所有女性40岁后都要把阴道超声纳入体检清单。不妨现在就行动,关注"中国抗癌协会"获取最新《卵巢癌高危人群筛查手册》。真实案例见证:48岁的李女士因姑姑患癌去做基因检测,发现BRCA1突变后立即手术,医生感慨这个决定让她避开了58%的患癌概率。记住:了解风险、科学应对,沉默杀手也能变成手下败将!
(本文作者:王立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王字玲,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