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非遗中医正骨疗法传承培训班举办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一期非遗中医正骨疗法传承培训班举办

2025-04-22 11:56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4月19-20日,“第一期非遗中医正骨疗法传承培训班”在河北省承德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正骨疗法传承人及中医骨伤专家、学者、医师等300余人现场参加培训班。培训班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主办,承德医学院、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承办,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开班仪式现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在致辞中指出,中医骨伤学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疗手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骨伤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正骨疗法作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相关项目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占有很大比例。他表示,希望通过举办中医正骨疗法专题培训班,推进中医正骨疗法保护传承,培养凝聚一批学术领先、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高层次中医正骨疗法人才,推进建立体系完备、梯次合理的中医正骨疗法传承人队伍,确保中医正骨疗法代代相传,为健康中国建设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正骨”力量。

曹洪欣会长致辞

承德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瑞婷在致辞中指出,承德医学院建校80年来,始终扎根塞外,服务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南亚和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学院一直是推动中医事业发展的坚定力量,全力支持发展中医教学,传承中医文化,推进中医研究,经过五十年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本科、硕士层次的中医人才,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优秀成果。她表示,中医正骨疗法的传承,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为现代医学提供宝贵的借鉴。

王瑞婷副院长致辞

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沈明在致辞中表示,公司始终坚持走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之路,致力于打造中国中药风湿骨病龙头企业。公司主导产品颈复康颗粒是国内首个治疗颈椎病类中成药,“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颈复康药业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做好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让腰痛宁胶囊更好服务腰腿痛患者。

李沈明董事长致辞

全国名中医,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孙树椿教授在授课中揭开了中医骨伤学科发展历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197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成立之际,为促进南北学术交流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骨伤”这一专业术语正式确立,标志着该领域学术话语体系的初步统一。孙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系统梳理了“中医”名词的源流,从文化传承视角深入剖析了中医的哲学内涵与科学特质。他以时间为轴,生动勾勒出中医骨伤学科从历史走向现代的清晰脉络,不仅对清宫正骨的源流考证,更从脉系传承、理论体系构建到特色诊疗技术等维度,展开了全方位的学术解构。同时,他结合临床实践,对常见疑难病症的特色中医正骨疗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析。另外,孙教授向中医骨伤同仁发出倡议:当代中医骨伤工作者应肩负起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历史使命,既要赓续中医骨伤的智慧结晶,更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学科创新发展,让中医骨伤更好造福世界人民。

孙树椿教授授课

孙树椿教授学术继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运动医学二科主任王尚全教授围绕清宫正骨的学术思想、特色手法及辅助治疗等内容展开授课。他指出,清宫正骨的学术思想核心在于“强调筋喜柔不喜刚,注重辨质施术与辨病辨证结合,内治与外治相辅。”其手法治疗原则为“轻柔透巧;动静结合,主动为主;筋伤辨治,气血为要。在特色手法的运用方面,清宫正骨流派已形成严谨的“手法处方”。王教授表示,手法治疗处方同药理处方相似,手法技术类型的选择如同试剂种类的选择,手法的方法和体位如同药品的给药途径,手法的使用力度及直接手法或间接手法的选择如同药物的强度和剂量,手法的重复次数、治疗时间、疗程如同药品的总量及给药频率。为便于学员更好地掌握特色手法的规范操作,王尚全教授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王成远副主任医师现场示范了旋提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板法、坐位旋转复位法等手法。

王尚全教授授课

王尚全教授与王成远副主任医师(中)示范清宫正骨手法

近年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副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原校长肖鲁伟教授和浙江省中医院脊柱侧弯中西医诊疗中心陈韶主治中医师共同围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技术进行授课。他们认为后天不足、运动缺乏、特定或单一运动、“矮小症”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等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高危因素。他们表示,中医药治疗该疾病具有独特优势,能够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兼治,采用“整体+局部治疗结合”的综合疗法,构建起从预防到治疗的全周期管理体系。据介绍,浙江省中医院脊柱侧弯中西医诊疗中心基于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分为脾胃失调型和筋失所养型两大类,并据此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药处方。在手法矫正方面,提出“凹侧筋缩骨错为主脊柱失衡”,创立“推拿脊柱平衡法”。该法聚焦凹侧,通过“三部推拿技术”实现精准治疗。此外,他们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分为未病期、平稳期、进展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并针对各阶段特点总结形成中医主导下的分期论治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肖鲁伟教授授课

陈韶主治中医师授课

“罗氏正骨法”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该疗法以手法检查、手法诊断、手法治疗著称。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罗素兰教授及其学术经验继承人姜昆主治医师围绕罗氏正骨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授课。罗素兰教授指出,“罗氏正骨法”的手法有三个特点:一是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条件,年龄大小,患病时间等采用不同手法;二是灵活应变,结合治疗与恢复过程中疾病演变及手下触觉感悟,变换手法;三是手法轻而不浮有透力,重而不滞无涩感。罗教授提示,巨大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症慎用或禁用手法;疼痛水肿急性期患者为相对禁忌症,不进行大重量的拉压治疗;较严重的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超(Ⅱ°)以及脊柱骨转移病患者为相对禁用症,原则上不施用手法。“罗氏正骨四法”——俯卧侧扳法、俯卧手肘压法、坐位旋转复位法、坐位屈伸法是罗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特色,罗素兰教授结合具体病例,详细讲解了其运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同样重要,罗教授给出了“预防调护”综合方案,提醒避免久坐久站,注意防寒保暖,并通过屈髋拉伸、腰背后伸等运动及揉按肾俞穴等穴位进行预防。姜昆主治医师则现场示范了“罗氏正骨四法”,助力学员更好地掌握该法的临床应用。

罗素兰教授授课

罗素兰教授和姜昆主治医师(左一)示范罗氏正骨四法

“平乐郭氏正骨法”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历经八代传承实践,已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此次培训班上,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名中医郭珈宜教授和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李峰副主任医师围绕“平乐郭氏正骨法”的特色诊疗技术及在肩周炎防治中的应用与退行性骨关节病防治平衡观进行授课。郭珈宜教授介绍,“平乐郭氏正骨法”的诊断融合了七诊合参、手法检查、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治伤手法涵盖复位、治筋、康复、养骨等,药物疗法注重整体与局部,内治与外治,治本与治标的协同。在肩周炎防治方面,“平乐郭氏正骨法”以“平衡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辨证”为原则,以平乐正骨药物内治“破、和、补”,外治“消、散、温”三期用药为依据,以“调理机体气血、脏腑平衡”为目标,以“恢复筋骨平衡”为宗旨,标本兼治,养治结合。李峰副主任医师则系统阐释了“平乐郭氏正骨法”平衡观,其主要内容包括辨失衡的诊病观、调失衡的治病观、守平衡的养护观,学术价值在于从失衡角度重新定义骨关节病、提出骨关节病的失衡病机和平衡辨证、构建骨关节病“科学性预防、全程性管理,阶段性治疗和主动性养护”相结合的新型防治模式,他同时以多个病例,详解平衡观在骨关节病诊治中的应用。

郭珈宜教授授课

李峰副主任医师授课

“上海石氏伤科疗法”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该疗法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形成了以石氏特色理论、石氏特色诊法、石氏特色治法、石氏特色手法、石氏特色针法、石氏特色用药等为一体的学术体系。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市名中医詹红生教授在授课时指出,石氏伤科将筋伤区分为三类进行诊治,不显著的筋伤,以药治为主,手法为辅;不甚显著的筋伤,手法为主,药物为辅;外形有显著改变的筋伤,手法是必须的。他强调,通过触诊确定“筋骨失和”的状态,是脊柱手法诊治过程中,临床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只有在全面、准确触诊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针对性的手法治疗。触诊应贯穿于脊柱筋出槽、骨错缝疾病诊疗过程的始终。如何通过手法治疗筋出槽、骨错缝疾病?詹教授为学员详解了松解理筋手法、整骨合缝手法、坐位定位定向扳法等手法。同时他提醒,手法治疗时,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性。此外,詹教授还详解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手术指征,从而把握好手法治疗的适应证、慎用证和禁忌证。

詹红生教授授课

“海城苏氏正骨”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治疗骨折、手法整复、骨穿针及外固定疗法,深刻体现了现代微创骨科学的理念。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海城市正骨医院院长苏继承教授携传承团队成员马福彦主任医师、肖健主任中医师、王孝勇医师围绕“抬臂摇肩法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和“苏氏正骨指导下的颈、腰痛的埋线治疗”两大主题进行授课。苏继承教授深入剖析了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病机,他指出,气血运行于全身,流注四肢,气血生化,濡养筋骨;气血不足,运行不畅,筋骨失养,经脉拘挛,加之风寒、劳损,便会出现“不通则痛”、“不松则痛”、“不容则痛”的病理状态。因此,治疗应注重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温经散寒;使气血通畅,骨正筋柔,从而达到“通则不痛”、“松则不痛”、“容则不痛”的治疗效果。同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需采取内外兼治综合治疗。抬臂摇肩法作为“海城苏氏正骨”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特色疗法,集呼吸吐纳、循经点穴、推拿松解、功能锻炼为一体, 苏继承教授在授课中系统阐述了该疗法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马福彦主任医师则介绍了基于苏氏正骨理论原创的脊源穴埋线技术。该技术不仅能有效疏通颈、腰背部的督脉与膀胱经,还能直接调节颈、腰部神经、周围肌肉组织以及血管,从而改善肢体感觉异常、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症状、增强脊柱稳定性,并促进周围血管扩张以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组织损伤修复。他结合具体病例,生动展示了脊源穴埋线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此外,肖健主任中医师与王孝勇医师还在现场亲自示范了苏氏正骨的特色手法,使学员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学习。

苏继承教授授课

马福彦主任医师授课

马福彦主任医师(右二)、肖健主任中医师(左一坐姿)、王孝勇医师(左二弯腰)示范苏氏正骨手法

“蒙医传统正骨术”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该疗法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引,以手感功能和巧妙手法为主,以喷酒按摩为特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少数民族骨伤治疗方法。该项目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巴虎山教授在培训班上以《蒙医传统正骨术治疗骨折脱位基本方法与原则》为题进行授课。巴虎山教授介绍,蒙医正骨术依据三根七素理论,强调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三根七素,恢复人体生理平衡,促进骨折愈合。在治疗过程中,结合骨折部位、类型及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运用正骨手法,实现骨折的精准复位与固定。其治疗遵循四大原则,早诊断、早复位,无创复位,动静结合,药物与手法并重。其精髓可归纳为“三诊、六则、九结合”,“三诊”指的是诊断方法,“六则”代表治疗方法,“九结合”则体现了治愈疾病的艺术。巴虎山教授结合尺桡骨骨折、肱骨干骨折、锁骨骨折等多种骨折病例的治疗,对蒙医传统正骨术治疗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剖析。他特别强调,开放性骨折或感染需手术清创,蒙医正骨不适用,避免加重感染;严重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患者,骨骼脆弱,蒙医正骨风险大,需谨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急诊手术修复,蒙医正骨无法替代手术治疗。授课期间,巴虎山教授带领其学术继承人布日古德副主任医师和韩铁龙主治医师现场示范了蒙医传统正骨术的特色手法。

巴虎山教授授课

巴虎山教授、布日古德副主任医师(右二)和韩铁龙主治医师(左一)示范蒙医传统正骨术手法

“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于2021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精选十余味道地药材,严格遵循遵古炮制,成品腰痛宁胶囊用于治疗寒湿瘀阻经络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腿疼痛疾病。该项目传承团队成员、承德医学院原院长张树峰教授以《腰痛宁胶囊的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要点研究》为题进行授课。据张树峰教授介绍,腰痛宁胶囊的制作过程既保留了传统炮制工艺的精髓,又严格按照现代中药制剂生产规范操作。其组方严谨科学,配伍精妙,药猛功专,刚柔相济。其中,君药马钱子,苦、寒(温)、有大毒,归肝、脾经,能通络止痛,散结消肿。在临床应用中,只要“谨守病机”,准确辨证,并把握好用药要点,就能充分发挥腰痛宁胶囊的治疗效果。

张树峰教授授课

颈复康颗粒作为中药领域的名牌产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风湿瘀阻所致的颈椎病。为促进该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本次培训班特邀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任公司药物研究院院长王春民围绕颈复康颗粒的关键技术研究、药效研究以及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据王春民总工程师介绍,经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发现颈复康颗粒具有活血化瘀、炎症抑制、止痛等多重功效。由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主导的颈复康颗粒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颈复康颗粒治疗颈椎病(风湿瘀阻证)疗效确定,可明显改善疼痛、头晕、颈项僵硬、颈肩背酸痛、手臂麻木及中医证候情况,能有效减轻目眩、心悸、耳鸣及恶寒畏风等症状。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个真实世界研究过程中,未出现受试者生命体征异常改变的情况。

王春民总工程师授课

培训班开班仪式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张树峰教授主持,授课环节由承德医学院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杨志新教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刘东教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李连泰教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吴松柏教授分别主持。

杨志新教授主持

刘东教授主持

李连泰教授主持

吴松柏教授主持

培训班期间,还组织召开了中医正骨疗法临床经验交流会。与会者围绕临床中常见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展开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研讨与交流。四川省级非遗项目“杜氏骨伤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舒文韬主任中医师等专家还在交流会上进行了手法展示。

中医正骨疗法临床经验交流会现场

舒文韬主任中医师示范杜氏骨伤手法

【责任编辑:钟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