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 | 膝关节退行性疼痛到底要不要锻炼?
膝关节退行性疼痛到底要不要锻炼?答案是肯定的,必须锻炼!
我看的病人中,绝大部分病人纠结“我的膝盖疼,还要不要锻炼呢?”他们纠结的理由很多,一方面他们害怕“正疼着呢,练了,会不会练坏了,更疼了”,一方面会有其他途径得来的建议“膝关节一定要省着用,用一次少一次”,当然还有不确定怎么练的,以及懒惰的,无论什么理由,总之是没练,那带来的结果就是疼痛反复发作,发作间隔逐渐缩短,治疗难度逐渐加大,直到最后无法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这是血淋淋的临床教训,所以,膝关节锻炼的意义十分巨大,与治疗同等重要。
那么,退行性膝关节疼痛为什么要锻炼呢,我把背后的理由告诉你:
一、膝关节是负重关节
这是个常识,我们都知道,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负重,要承担着我们的重量,不同体位时,膝关节负重的程度不同,最大时要负重8-10倍的体重。可想而知,膝关节的负担有多重,这也就要求膝关节本身要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够扛得起这样的“压力”。所以,当我们不能完成生活中的必须动作时,如蹲起、上下楼梯、椅子上跳下、快速跑,如3-5公里跑之后的疼痛、8-10公里走路后的疼痛,等等,这些简单机能的退化出现时,要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膝关节“没劲儿了”!所以膝关节天生的机能要求膝关节有足够的力量,这是膝关节必须锻炼的生理需求!
二、“筋束骨”,筋有力量,“包”得住骨头,关节才好
《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诸筋皆属于节”,这句话通过现代解剖学的展示告诉我们,人体的所有韧带和肌肉都和关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像一家人一样,本就是根深蒂固的关系。同时,《素问·痿论》又告诉我们“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说明“筋”的作用是约束“骨头”,然后关节可以滑利,也就是说只有“筋”好了,关节才好。这里“筋好”,指的是韧带和肌肉的力量,他们有了力量,就能够很好的包住关节,而使关节滑力“好用”,所以,《灵枢·脉经》做出了“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的临床指示,为我们的锻炼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灵枢·天年》明确记载了人体衰老过程中五脏功能的衰退顺序:“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肝脏是首先衰老的脏器,“肝主筋”,“筋”是最先衰老的结构,这就提醒我们维护好“筋”的迫切性!
三、膝关节内半月板需要通过运动获得营养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重要的结构,它的功能状态与膝关节的状态息息相关。半月板是个软骨结构,简单说,它就是个小的垫片,垫在膝关节的骨缝里,使组成膝关节的两根大骨头吻合的更好,使关节的活动更加顺滑。半月板所需的营养1/4-1/3通过血液供应,大部分的营养来源是关节液提供。运动的时候半月板就像海绵一样,被“压扁”,然后舒张,通过这样挤出和吸进的动作,完成关节液进出半月板的过程,并完成营养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可见,运动对于半月板的意义有多大!半月板的状态与膝关节的状态息息相关,以小见大,半月板好了,膝关节的状态才好。
四、腿老了,心肺会加速老化
俗话讲,人老先老腿,尽管是俗话,但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心肺的功能,用进废退,所以当我们很久没有锻炼了,突然跑个3公里,会憋喘得很厉害,心脏也会跳得很厉害,是因为突然这样,心脏和肺脏的功能都跟不上,氧气的输入和利用也跟不上导致的。当我们规律锻炼一段时间以后,再跑3公里,甚至更长,也不会有憋闷的感觉,就是因为心肺的功能用进废退,长时间的锻炼,心肺的功能强大起来了,氧气的代谢足够满足身体运动的需求,心肺功能泰然处之,憋闷、心悸也就没有了。当我们腿脚不利落的时候,运动量及强度一定下降,同时,心肺也会默认不再需要它们具有那么强大的功能,可以“偷懒了”,逐渐地,心肺的功能也就下降了。心肺功能的下降,人的活力就下降了,各种老年病就加速出现了,人老的就快了,就带来了生命的快速老化。所以,从生命的角度来讲也客观要求要尽可能长久地保住下肢的功能,膝关节的功能首当其冲。
综上所述,退行性膝关节疼痛的病人必须要锻炼,不仅是减少疼痛的问题,不仅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问题,更是保命的问题!
下面,我再简要介绍下膝关节锻炼的原则:
一、练大腿力量是核心目的
膝关节的保护,来自于大腿前后的肌肉力量,力量充足,束骨有力,紧紧地“抱住”膝关节,膝关节就可以有完善的功能。
二、锻炼方式
1.无痛深蹲
动作:站立位,两脚略宽于两肩。蹲起,坐下去的感觉(不是跪下去),腰板儿挺直,重心落在脚后跟上,慢蹲慢起,至膝关节90°,反复即可;
要领:动作要慢,否则有风险;蹲起的过程要无痛,如果有疼痛,可以通过调整蹲起的深度以及两脚的宽度来消除疼痛;如有弹响,也可以通过调整蹲起的深度以及两脚的宽度来消除;老年人可以以浅蹲为主,如浅蹲30°、45°均可。
强度标准:量力而行,尽可能多做,可以分组进行,一组做几次,每天做几组,每周练几天。每次练到大腿酸痛为好。
2.无痛跪起
动作:跪在床上,两膝舒适即可。小腿不离床面,做起身动作,至膝关节90°,然后再落下,反复即可;
要领:跪在床面上时两膝要放置妥当,不能有不适感,不然有风险。跪起的时候不能有疼痛感,如有疼痛,可以通过调整跪起的幅度和两膝的宽度来消除疼痛;如果弹响明显,除调整两膝宽度外,可以减少跪起的幅度,如起身10°、
强度标准:强度标准:量力而行,尽可能多做,可以分组进行,一组做几次,每天做几组,每周练几天。每次练到大腿酸痛为好。
综上,是锻炼膝关节较简单且有效的办法,如果身体条件允许,选择健身房的设备辅助锻炼效率会更高。
锻炼是个慢功夫,需要规划3-5年,规律进行,之后膝关节的状态趋于稳定。3-5年中间,膝关节的状态会起起伏伏,不用担心,这都是正常规律,锻炼时间积累够了以后,膝关节的状态也就稳定了。之后,需要继续锻炼,维持良好的膝关节状态。
(作者王光涛,系应急总医院国医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