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读: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该怎么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等四项食养指南,其中明确了中医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认识与分型,介绍了湿浊证、湿热证、痰瘀证、脾肾亏虚证等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本次发布的食养指南旨在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中西医联合的优势,以传统食养理念对我国人群慢性病发生发展的预防和控制起到指导作用病给出具体化建议。
2018-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痛风患病率为0.86%~2.20%,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是由于体内的嘌呤代谢产生障碍,产生的尿酸与排泄失衡造成的。长期摄入高能量食物导致的营养过剩、酒精和果糖饮料摄入、长期熬夜对肝脏的代谢造成影响等膳食及生活方式都容易造成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也极容易造成肥胖问题。
中医食养是在中医辨证施膳指导下的非药物调养方法,根据食物特性为不同体质与病证搭配不同的食谱,逐步改善体质,对疾病发生发展起到辅助控制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痛风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即在本身代谢功能偏弱的情况下,不良的膳食摄入和生活习惯导致筋骨关节中积累痰浊、湿热、瘀血,痹阻等问题,导致疾病发生。根据中医食养方法合理搭配膳食,减少嘌呤摄入,有利于减轻新陈代谢负担,对控制尿酸水平、保持健康体重有着积极帮助,也有利于减少痛风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针对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的日常食养提出了以下7条原则和建议。
(一)食物多样,限制嘌呤。
品种多样、营养均衡的膳食结构是人体进行健康新陈代谢的基础。要合理调整一天中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能量比例,配合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与水分的摄取,食物品种每天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且应当包括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奶、大豆和坚果等种类。
动物蛋白中,动物内脏的嘌呤含量要高于一般肉类,鸡蛋的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植物蛋白中的大豆虽然比瘦肉和鱼类的嘌呤含量高,但人体对植物中的嘌呤利用率低,豆腐等豆制品中的嘌呤也会在加工之后有所降低。此外,增加主食中谷物食物的比重、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等,也有助于降低痛风发作的概率。
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是控制尿酸、减少痛风发作的最直接办法。膳食中的嘌呤含量和人体的吸收利用率存在个体差异,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更要科学选择食材,严格控制嘌呤摄入。
(二)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新鲜蔬菜中含有的生物碱类、酚酸、黄酮类、芪类及苷类等物质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改善高尿酸血症,降低痛风发作风险;乳蛋白中的优质蛋白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可以帮助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因此建议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每日保证充足的蔬菜或植物性饮料以及乳制品摄入。
水果也是重要的植物化合物与维生素来源,但果糖会诱发人体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新鲜水果中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不会直接造成尿酸升高;相对地则需要限制果糖含量高的食品摄入,如含糖饮料、果汁饮料、果脯蜜饯等。
(三)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保证充足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规律的饮水能够带走体内包括尿酸在内的新陈代谢废物。要坚持“一天八杯水(建议2000ml以上)”的健康生活习惯,以白水为佳,也可适当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人体内酒精的代谢过程包括影响嘌呤释放、导致血清乳酸升高等,总体上是减少尿酸排泄的。并且部分酒类本身也含有嘌呤,因此应限制饮酒,尤其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更需要注意不要饮酒。
(四)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食用更本味的食物不仅有利于对食物本身含有营养成分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摄入过量的盐、油、调味品等,加重人体的代谢负担。预防与控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也需要注意食物的烹饪和加工方式,例如少吃通过油炸、煎制、卤制等会增加食物含盐量和含油量的方法烹制的食物。肉类可以通过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
冰淇淋、生冷海鲜等生冷食品容易造成脾胃功能损伤,同时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因此痛风患者应注意少吃生冷食品。
(五)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在保证健康合理膳食的基础上,适度规律的运动能够促进身体活性,对新陈代谢起到保障作用。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超重、肥胖的问题,痛风的发作概率会有所增加,因此通过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同时,避免过度节食和减重速度过快。
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对提升心肺功能和肌肉柔韧性是相对有效的,例如慢跑、走路、自行车以及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运动都不会对关节产生过大的压力。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在发病期间减少或避免运动。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促使机体代谢产物堆积和内环境变化,进而增加痛风风险。
(六)辨证辨体,因人施膳。
中医食养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辨证施膳”。尽管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存在相近的致病因素,个体本身的体质、饮食习惯与生活环境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的脾胃都存在先天不足或者后天损伤,因此痛风食养的关键也以调理脾胃为主。推荐食用的食物有白扁豆、玉米须、麦芽、山药、芡实、大枣、橘皮、山楂、五指毛桃、茯苓等。脾主肌肉,和缓、少量、持续的运动方式可以使筋骨舒展,脾胃得健。
总的来说,痛风食养应当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根据湿浊证、湿热证、痰瘀证、脾肾亏虚证等常见中医证型,合理膳食。除了注意清淡饮食、营养丰富之外,经常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避免寒冷诱发的急性痛风,湿气较重的人群则更要严格控制饮食减盐少油。目前调理湿气体质常用的薏苡仁、茯苓、赤小豆等颇受青睐,但对自己体质病征不明确的人群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宜自己体质的食物摄入。
(七)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沿海地区的膳食结构中更高比例的海产品、内陆高原地区摄入更低的新鲜蔬果等,都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人们每日摄取的营养来自于同样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动植物,因此饮食也需要因地制宜,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顺应生活环境的季节变化,保证膳食结构中时令食物的摄入。
因时制宜,分季调理。春季生发,饮食上应当以清爽、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果为主;夏季暑热,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秋季干燥,应多吃味甘、性微凉、生津润燥的食物;冬季寒冷,饮食应以温补滋养为主。此外还应注意顺应天时,减少熬夜、烟酒、重味、食熏烤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春夏白昼较长,应当在白天增加户外活动,秋冬黑夜渐长,入夜后则应尽早入睡休息。痛风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低温对骨骼关节的影响,秋冬要注意防风保暖,春夏也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盛夏开空调不要温度太低等,避免体内阴寒,导致痛风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