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两会·中医药篇】中西医结合探索新时代青年人才成长之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献策两会·中医药篇】中西医结合探索新时代青年人才成长之路

2024-03-09 14:4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导语:当前,全球健康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战略背景下,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过去的2023年,中医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同时也面临很多“痛点”和“难点”,如何传承好、发展好、传播好中医药,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2024年全国两会,中国网中医频道策划《献策两会·中医药篇》专题系列报道,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国际传播等重点议题,通过代表委员和中医药领域的参与者、从业者的讲述,为全国两会建言献策,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智慧。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医学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中医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2024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接受中国网中医频道专访时表示,“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就是让优秀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是让中国的软实力走向世界。”徐安龙就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医药守正创新实践、中医药海外传播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医药人才培养依旧是备受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面对基层中医医师的匮乏、中医药高等教育传承创新不足等问题,中医药人才培养充满挑战。徐安龙提出,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是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的第一任务。一定要履行头部大学的使命,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要在让学生继承中医经典的基础上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以中医思想和理论为核心,以现代科学的逻辑为方法,实现与病人的有效沟通,达到中医药人才培养守正创新、全面发展的目的。

徐安龙强调,在中医药守正创新的道路上一定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既师古不泥古,又不要离经叛道,要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探索一条真正符合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的成长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一系列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利好政策出台,从各方面支持鼓励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如何把好的政策向生动的实践转变,这是徐安龙委员一直思考的问题。“取决于中医人如何在传承上守正创新,如何推动中医药的生动实践,要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兼容现代医学的、保留优秀传统的综合性健康卫生体系。”徐安龙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是随着时代发展提升的,所以要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医;中医面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传播也需要适应不同文化圈的习惯,因此一定要用老百姓能接受的逻辑和其他文化能听懂的语言去讲中医药的故事。

为深入研究中医药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和文化内涵,徐安龙委员每年都会到各地去拜访名老中医,实地调研走访,通过对国医大师的采访,对经典文献整理,先后出版《大音希声》、《Yin Yang You》 (中文翻译:《阴阳游》)等中医药著作,同时通过对话驻华使节、海外社交媒体直播等方式,积极向海内外传播中医药文化。在此过程中,徐安龙也总结了几条中医药海外传播的经验:一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中医;二是用实际疗效体验讲中医;三是用科学道理讲中医。他说,中国既有完整的西医教育体系,又有优秀的传统中医体系,在传统医学为西医发展提供经验的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中医的发展上中西并重、中西结合的探索还有很大的空间。

谈到两会的提案,徐安龙表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他今年关注的重点。目前全国的青少年中受到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作为一个校长,我觉得让孩子们能够减少心理负担更好地读书求学,这是我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徐安龙说,“中医看病的过程中,问话就是一个心理疏导。所以好的中医其实是个好的心理医生。”

“在西方医学中,医学和心理学是分开的,但中医是二者合一的,中医临床上将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称为‘情志病’。”徐安龙认为,中医药的“形神”理论对情志病防治作用显著,因此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主体治疗有望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坚实助力。他建议,将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建设工作纳入重点民生项目;加强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建设,把好教职人员“入口关”;提高医疗机构精神心理服务范围及能力建设;完善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防治精神心理疾病工作机制。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中医药的发展包含中医药核心思想和理论的传播,包含对人类身体与精神健康、对生活幸福快乐程度的人文关怀。中医药的传承是与全世界共享中华传统健康智慧的宝藏,对全人类健康福祉的实现具有不可比拟的价值。”徐安龙最后强调。

(总监制:薛立胜 /总策划:詹海涛 /监制:蔚力 许浩成 /策划:胡俊 /记者:胡俊 郑伟 张芃芃 /编辑:郭一嘉 尤自秀 /视频:李新艳 /设计:刘华)

【责任编辑:郭一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