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好肝 迎接新一年
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为廿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立春”就是春天即将开始,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即使气温尚未回暖,自然界也呈现一副生机勃发的态势。
传统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秋冬内藏的阳气受到气温回升、光照增加的影响,进入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春天在五行中属木,与肝经相照应。肝主筋、主藏血、主情志,喜调达,恶抑郁。因此初春宜养肝气,要注意在唤醒人体阳气的同时,饮食上注意以“平肝息风、滋养肝阴”为主。
《黄帝内经》中也有“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的说法,意思是在万物阳气生发的春天,人们应该入夜即眠,早睡早起,穿宽松的衣服、披散头发,多做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有利于保持精神愉快、神清气爽、充满活力。适当的运动能调动体内阳气,让人体的气机向上向外,推动冬天封藏的精、血、气向四肢经脉发散,活动关节、通畅气血,使人体更好地吸纳自然界的清气、阳气。
当代不少人深受颈椎病、腰肌劳损以及各种肌肉筋膜问题的困扰,初春也是解放淤滞的气血、伸展筋骨的绝佳时机。八段锦当中有“举手托天理三焦”和“左右开弓似射雕”等动作,有益于拉伸肌肉、放松筋脉,使冬天缺乏运动的身体得到气血濡养,增强筋骨的柔韧度和力量。
中医主张“人与自然相应”,因此不仅是人的身体,情绪和感受也会跟着春天的阳气生发有所变化。《黄帝内经》提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肝脏在万物始生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健康状态也容易出现比较大的波动。生气发怒会使肝气上逆,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养肝的关键是要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肝气疏泄不郁结,肝气不足或淤滞不泄都可能导致情绪郁闷,以至于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气血运行。
想要疏肝理气,不仅可以通过多接触春天的阳光来调节情绪,在饮食上也要考虑护肝和阳气生发的特质。春季可以适当吃一些具有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例如人们在立春常吃的春饼、春卷中大多会有韭菜、萝卜、菠菜、春笋、豆芽、洋葱等蔬菜,这些都属于发散性质的食物,与人们常吃的“鲜”味食物相搭配,能够刺激味蕾,组合成“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