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冬季疾病防治要注意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血管疾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冬季疾病防治要注意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血管疾病

2024-01-15 17:0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医讯 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当前,冬季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为主,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寒假和春假假期将近,尤其近日南北互跨旅游火爆出圈,可能在往年的基础上出现更大规模的人群流动和聚集。面对可能扩大的呼吸道疾病传播,以及冬季易发的心血管疾病等,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给出了相应的中医养护建议。

呼吸道疾病大流行进入缓和期,但有一些患者出现了相关症状反复的现象,对此,刘清泉解释说,呼吸道症状反复,关键是“正气”受到了损伤。“中医有句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发病主要的原因除了邪气之外,正气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以保护好正气、养护正气是预防反复发作的关键,不要做一些损伤正气的一些具体的活动。”刘清泉说。

刘清泉给出了三个建议。第一是规律睡眠,睡眠对于提升正气非常重要,睡好觉、睡踏实觉是养护正气的根本。第二是饮食要清淡,但营养要丰富。这一点对于小孩和年轻人尤为关键,在病情还没有完全恢复好的时候吃各种大鱼大肉,这种补充营养的方式反而不利于病情恢复。第三是不要乱用药、乱投医。打乱疾病的恢复周期四处寻医用药,很容易出现重叠用药的情况,不仅不利于快速恢复,而且很可能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一些副作用。

对于一些冬季更容易怕冷的人群,刘清泉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保护。这些人群,尤其是中青年女性中,很多都有秋冬季节手脚冰凉的特征,这在中医看来是一种阳虚的状态。改善阳虚状态需要注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则可以多吃羊肉、生姜、胡椒等温养的食物。适当运动也有助于人体生长阳气,会对缓解阳虚有所帮助。

大寒节气马上到来,代表着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就要到来。刘清泉说,适当用温水、花椒水或者姜水泡脚对提升阳气有非常好的作用。对老年人或者儿童可以选择按摩涌泉穴或者足三里穴,以调整人体平衡。大寒时节运动要注意强度和时间,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以及日出之前晨练都容易扰动阳气,打乱人体周期。冬季饮食可以减咸增苦,这从中医讲是养心气、固肾气的;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温补营养的食品,搭配萝卜、山药、冬瓜等新鲜食品可以达到阴阳平衡、含热均衡。

“冬天呼吸道感染高发,不管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支原体感染等,这些感染都能够影响到心血管的健康。”刘清泉说。由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心肌受累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或是有易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都是很大的隐患。如果呼吸道疾病痊愈之后仍有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甚至诱发出下肢水肿、睡眠时呼吸困难等问题,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是否是心血管病的早期症状。

由于冬季气温寒冷,心血管相关疾病进入高发期。刘清泉提醒心血管病患者,在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过程中,首先应该警惕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血管病的因素,其次要做到合理用药、科学用药,以确保疗效和安全。要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并且对于一些高危人群要积极、尽早时间到医院就诊,以防感染转重,丧失最佳治疗时机,以及谨遵医嘱,接受医生专业的指导。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在进行活动时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出门前先适应内外温度的调节为佳。冬天户外运动减少,运动量下降也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的因素之一。人们可以在室内做一些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以保持血管弹性,提高心肺耐力。天气晴好时可以进行适度的户外有氧运动,但无论何种运动都要注意训练适度、贵在坚持,每天10分钟的锻炼就能够获得显著的身体改善。

有不少人虽然没有确诊心血管疾病,但是天气寒冷时会感觉心脏不舒服。刘清泉对于这种状况给予了肯定。“冬天确实是有一部分人遇到了寒冷以后,出现胸闷、心慌、胸痛这样一些症状。”刘清泉说,“如果确定有心血管慢性病的情况下,这是他诱发了疾病或者病加重了。如果对于年轻人,没有确诊过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一旦遇到寒冷出现症状以后,就预示着可能你的心血管会存在着不好的情况。”刘清泉提醒人们应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并在出现这类状况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对自己的心血管状况提高警惕。

另外,刘清泉也提到,数据显示心源性猝死占总猝死人群的80%以上,而其中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猝死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虽然年龄越大,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越高,但逐渐增高的年轻人心血管病发病状况也是需要集中关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不仅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且目前肥胖、三高、高尿酸问题也很常见。冬季寒潮影响之下,年轻人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心血管状况,不要因为自我感觉身体健康就忽视疾病先兆。

部分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责任编辑:郭一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