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专家参与“把脉” 昆明市中医医院举办杏林春暖高峰论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4大专家参与“把脉” 昆明市中医医院举办杏林春暖高峰论坛

2023-12-25 10:01

来源:掌上春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2月21日,杏林春暖高峰论坛在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院区举行。论坛嘉宾为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岐黄学者、云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熊磊,二级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叶建州,主任医师、教授、云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董玮。

熊磊:让高水平成果“反哺“临床

推进医学技术创新,提升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是新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研究型医院的重要使命。熊磊介绍,“熊磊专家工作室”落地昆明市中医医院后,首要任务即搭建起一个专科强、学科强的儿科团队,通过搭建儿科MDT(多学科联合)、打造儿科标志性制剂、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大力推动科室发展。

熊磊介绍,下一步,专家工作制将聚焦儿科领域重大临床需求,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李雷:要多项驱动构建体系和平台

对于昆明市中医院传承创新、学科高质量发展,李雷介绍,首先要加强学科建设规划,医院要通过搭建人才梯队,建立广泛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次要有学科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要搭建科研平台,建立健全的科研机制;还要重视临床能力培养、临床能力整合、临床质量把控;还要考虑学科建设中的连续体系,和高校建立继续教育机制。最后要增加和扩大学科影响力,从覆盖周边到辐射周边国家都要有所举措。

李雷结合骨伤科发展趋势还提出了:中医要具备引用和吸收现代科技的能力,骨科目前已经依托科技发展在3D打印、AR、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取得了跨越性的突破,希望昆明市中医医院在传承创新、学科高质量发展中也要向科技化方向倾斜。

叶建州:鼓励建设“院中院”期许“小而美”

叶建州分享了云南省中医医院建设“云南省中医皮肤医院”经验,他介绍,“院中院”是学科发展壮大的产物,也是医院整体运营战略中在“高原”上建“高峰”,“院中院”是整合公立医院规模大、口碑好、技术强的优势学科,由科室成为医院。强调以医院的一个或多个病种为特色组建医院,向"小而美"的方向发展,从而寻求在单病种的专业技术、学科实力、医疗服务上突破。变身医院的科室,隶属关系及医院性质不变,完全受总院领导,经济往来纳入医院的财务管理,发展纳入医院统一规划,执行医院规定的政策,卫生资源与医院共享,接受医院的检查考评。目前,云南省中医皮肤医院成立后,科室规模扩大,人才团队从20多人发展为50人。

董玮:抓住机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董玮介绍,3大专家工作站落地是医院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拥有多年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专家团队,工作站落户昆明市中医医院,将进一步发挥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听取了3位专家对医院发展的“把脉问诊”后,董玮说:“首先,中医医院要想做大做强,中医特色必须要发展壮大,目前医院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文化;其次是中西医协同,中医发展好的同时将现代化技术结合好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医院量大专科引领外,医院特别加强建设的急诊救治,也给医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才是学科的根本,近年来,昆明市中医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进步显著,对外,引进了省级医院的专家,建立专家工作室,对内,医院启动了“四鹰计划”把30至35岁、35至40岁、40岁以上做了细分,通过提供春城计划等项目扶持,近几年积累了大量的青年人才,有了人才,医教研发展迅速。”

董玮表示,通过高峰论坛对话专家们为医院提供了多方面、多维度的良策,昆明市中医医院一定不会辜负期望,借助专家们的思路,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指导,结合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在中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教研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突破,让昆明及周边地区老百姓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郭一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