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翻译与国际合作交流高峰论坛在穗举行
与会专家合影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翻译与国际合作交流高峰论坛”在近日在该校举行。
论坛上,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教授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人类健康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读解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汉学家是中华文明和世界多样性文明的关键摆渡者,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全文明形态理解与接受发挥着核心主体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荣休教授李衍文介绍了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广中医已故副校长欧明教授为首的中医翻译团队的核心成员,在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中医药汉英词典编撰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娅教授考证了《本草纲目》18-19世纪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拉丁等多种文字的过程。《中医典籍与文化》执行主编张树剑教授在考证了17世纪下半叶在日本短期旅居的荷兰医生威廉·瑞恩在针灸西传活动中的开创性贡献。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叶金宝研究员表示,东西方文化差异使得中西医学在哲学理念、价值观念、基础理论、诊疗手段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同,会影响国外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执行主编李海英研究员认为,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创办国际一流期刊对于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至关重要。